枇杷是我國南方常見的一種水果,味道酸甜可口,營養(yǎng)豐富。但是在枇杷生長過程中難免會出現(xiàn)一些病蟲害的侵襲,那么面對枇杷病蟲害應(yīng)該怎么辦呢?本文將為大家介紹枇杷病蟲害的防治方法。
1、梨小食心蟲的防治
梨小食心蟲又稱梨小蛀果蛾、梨姬食心蟲。1年發(fā)生5-7代。常危害枇杷的幼梢、花穗及苗木的嫁接口,幼蟲蛀入啃食直接造成枯萎,間接造成病菌入侵,助長病害的蔓延。在果實上成蟲產(chǎn)卵于萼筒,幼蟲孵化后蛀入危害種子,并在種子周圍排泄糞便,造成不能食用。
在防治上,一是避免枇杷、桃、梨混栽。二是殺滅幼蟲及蛹,即在越冬前將樹干束草或布片誘集,在越冬蛹羽化為成蟲前取下束草燒毀。在冬季刮除樹干上的老皮及翹皮進行處理,消滅越冬幼蟲及繭。三是誘殺成蟲?捎眉t糖1公斤、米醋2公斤加水10-20公斤配制而成糖醋液可誘殺成蟲,糖醋液中加0.1%升汞或福爾馬林?jǐn)?shù)滴作防腐劑。
如果發(fā)現(xiàn)嫩梢被蛀萎蔫,應(yīng)在尚未枯萎前及時剪下燒掉。
此外,也可用3%啶蟲脒1000-2000倍,10%吡蟲啉2000-3000倍,2.5%三氟氯氰菊酯3000倍,2.5%溴氰菊酯2000倍進行藥劑防法。
2、防治炭疽病
炭疽病的病原菌是一種子囊菌,以菌絲體在病果殘體及帶病枝梢上越冬,次年春季溫暖多雨時,產(chǎn)生新的分生孢子,分生孢子隨風(fēng)、雨、昆蟲傳播再次危害。園地排水不良,樹梢密蔽,氮肥過多,再遇上連綿陰雨,幼苗、果實發(fā)病多;而遇大風(fēng)、冰雹等災(zāi)害性天氣,葉片易發(fā)病。晚熟品種成熟期已進入梅雨季節(jié),發(fā)病重。
炭疽病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實,有的年份葉、嫩梢受害也重。發(fā)病有的年份很重,有的年份很輕。果實初發(fā)病時,為淡褐色水浸狀圓形小斑點,后變?yōu)樯詈稚珗A形或橢圓形,病部凹陷,形成同心輪紋狀的黑色病斑,密生小黑點,即為病菌的分生孢子盤。當(dāng)有雨水或濕潤時,分生孢子盤內(nèi)粉紅色黏物(即分生孢子團)就會溢出。后期病斑擴展很快,常數(shù)個病斑連合成大病塊,使果實軟腐或干縮。
在防治措施上,要加強園地開溝排水,園地要選地勢較高、能排能灌的地方。增施鉀肥等,增強樹勢,提高抗病能力。采收后結(jié)合修剪,病果、病梢,減少病源。
對于發(fā)病重的枇杷園,應(yīng)在果實轉(zhuǎn)色時選用0.3%-0.6%等量式波爾多液或50%托布津500-600倍液,或10%?醚唑(商品名為世高)2000-3000倍液,或70%百菌清300-1000倍液進行防治。